发布时间:2024-11-10 02:35:31 来源: sp20241110
市场渐趋饱和,政策进一步规范,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民宿行业面临新挑战
旺季遇冷,民宿经营者主动求变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随着市场的饱和以及政策规范的跟进,民宿行业的市场环境已经呈现诸多新的变化。现在已经不是拍脑瓜就能开好民宿的时代,而是对品牌和营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年暑期一般从7月初开始,到8月底结束,其间房价可以提升3倍。但今年却旺季不旺,到了7月中旬才开始有了点热度,仅仅一个月左右,房价也只敢维持50%左右的涨幅。”位于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山间民宿”主理人刘彤说,眼看中秋将至,但预订量还不足去年同期的10%,恐怕今年连回本都不够。
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一声声叹息。民宿遇冷,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特征。单价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减少,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饱和以及政策规范的跟进,民宿行业的市场环境已经呈现诸多新的变化。2024年以来,随着民宿赛道新晋者持续增多,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加之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如何破解消费者审美疲劳,为游客提供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亟待民宿市场“破题”。
不少民宿住不满
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双力驱动”下,民宿成为国内旅游业增长最快、普及最广的新业态。中研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00亿元。
“我们的特色民宿很受欢迎,节假日经常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外形和装修风格很有特点,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还有一方面就是价格亲民,旅游配套齐全。我们的民宿床位房最低一晚只需38元,特色民宿也只需100~200多元一晚。”位于重庆涪陵的美心红酒小镇景区相关负责人说,中秋国庆将至,目前景区正规划修建更多不同主题风格的民宿,也将联合附近村民打造一批生态农家民宿和康养民居,让民宿也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几家欢乐几家愁,重庆人刘华在三亚西岛经营了多年的民宿,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的变迁。
“暑期游客更偏向于云南、丽江、西藏和新疆等地,而不是酷暑难耐的海南。再加上外界对三亚旅游‘昂贵’的印象,这使得不少潜在游客望而却步。”刘华说,西岛的民宿数量从2021年的十几家激增到了现在的150多家。激烈的竞争导致的价格战无可避免,去年的暑期还能保持三四百元一晚的房价,而今年却不得不降到两百元左右,甚至更低。打价格战虽然短期内吸引了一些客源,但却带来了盈利空间的极大压缩。
受电影《去有风的地方》影响,戴晴爱上了苍山洱海的诗与远方,前往大理开了一家“有风小院”民宿,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她已经打算国庆之后就转手了。“主要是生意太差了,这个暑期虽然每天都有客人,但价格比平时也没高多少,整体入住率不到一半。”她说,如今在大理,民宿住不满是普遍现状,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民宿主理人都在发帖感叹生意难做。
记者从大理州官方近期公布的数据看到,全州民宿数量接近全国总量的5%,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现有酒店与民宿达8952家、房间11.85万间、床位18.21万张、从业人员近17万人。
市场对经营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国民宿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现存民宿相关企业16万家,2024年前8月,新增企业3万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15%。重庆市现存3000余家。
民宿行业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提供“一间房,一张床”的住宿空间,而是以民宿为核心,衍生出丰富、多元的体验场景和消费空间,成为一个具有文娱功能的复合型度假社区。
“暑期民宿的预订率在90%左右,有不少来自重庆、上海、广东的客人,基本上会住两晚或更长时间。其中,亲子客人大概占比60%。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贵州绥阳县十二背后双河客栈主理人刘得章说。
走进客栈,宛若置身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个暑期客栈吸引了不少亲子客人。
刘得章认为,现在民宿单靠卖房间和做好空间装饰设计,已经很难引到客人了。客人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更在意民宿是否具有当地特色。
“对于我们客栈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卖房间,而是卖有情绪价值的活动,活动核心点就是酷和潮。为此,在产品包装方面可以弱化民宿本身,突出活动+体验+民宿的组合。”刘得章坦言,市场对于民宿经营要求越来越高了。除了要在产品设计上有特色,营销也要做好。
另外,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拥山抱水,以山水田园的天然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民宿产业,不断推动民宿向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迈进,在满足游客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同时,通过“农商文交旅”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景区多年来以红酒文化为主线,糅合中西方建筑特色,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民宿集群,因造型独特、环境优美、平价实惠而频频获得游客好评。记者在这里看到,各式酒店民宿星罗棋布,有地中海风情古堡民宿、老式绿皮火车车厢改造的怀旧风火车民宿、犹如五彩积木叠拼的欧式城堡彩色酒店等十几种住宿产品。
“这里环境很好,有山有水,推开窗就能看见长江。孩子住进古堡民宿特别开心,拍照打卡也很出片。下次计划再去体验一下山上的四合院民宿,听说也很有意思。”带孩子来游玩的刘女士说。
民宿行业亟待创新突破
“民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找准市场定位和自己的特色。”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坦言,民宿是简单的体验,还是一个长期居留的体验?产品在设计推广时的范围就不一样。住宿市场还是旅游市场?这都值得思考。
据了解,连锁酒店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团队,能够确保预订、退订、价格等各个环节的透明和规范。而民宿则多为个体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另外,预订政策的模糊、退订扣费的不合理、价格变动的随意性等,极易引发客人的不满和投诉。
“当前,民宿产业呈现出泡沫化、空心化、同质化等特征,不少民宿产业效益腰斩,投资血本无归。未来,民宿产业要实现创新突破,必须进一步细分市场,差异化、定制化、精准化、个性化是其发展方向。”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莫远明研究员说,民宿产业是一种文旅经济新业态,应注重与文旅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新赛道同频共振,从而寻求高质量发展。
小猪民宿CEO王连涛认为,民宿行业的竞争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卷”价格、“卷”内容、“卷”创新,对民宿主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连锁化与品牌化并非牺牲个性,而是在确保基础服务标准的同时,鼓励各门店或房源展现独特的地域风情与文化特色,形成“标准化+个性化”的共赢模式。如旅悦集团旗下的花筑品牌,便以高品质服务与地域文化融合为特色,成功签约并运营了1700余家门店。
重庆资深民宿经营者张少珂认为,短期的遇冷并不意味民宿已经走到尽头,他在经营中就不断尝试“民宿+研学”“民宿+旅拍”“民宿+非遗”“民宿+文娱”等,来丰富民宿的体验内容,创造了民宿服务的较高溢价值。
“不想在守望‘低价内卷’中被边缘化,就必须在‘高级内卷’中大胆创新,或许才能成为‘民宿遇冷潮’中的幸存者。”他说。(工人日报)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