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08:25:25 来源: sp20241118
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和工作后,王梅穿传统汉服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到朋友家做客会穿,到餐厅吃饭会穿,赶上中国的传统节日会穿,和“同袍”出去旅行、逛博物馆也会穿。2022年中秋节,她穿上汉服、戴好头饰、化好妆容,又带上自己的几套汉服,“看看有没有人想试穿,穿上和我一起过中秋”。那一天有两个外国女孩儿试穿了她的汉服,她还给她们介绍了服饰的纹样、朝代,“看得出他们特别感兴趣,还主动问衣服的历史、图案的寓意”。受到鼓舞的王梅自此几乎每周都会出门邀请当地人体验汉服。
就读于东华大学的张咏翊则用另一种形式,让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焕发生机。在大二的《非遗与社会实践》选修课上,她了解到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土布。实地走访调研后,她发现土布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有一种布叫‘双喜布’,父母会用‘双喜布’为女儿做嫁衣,表达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张咏翊以崇明土布为面料,结合上海传统旗袍的款式,做出了3套实物服饰,并进行了公开展演,吸引了很多观众。
如今,像王梅和张咏翊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龙年春节期间飘展在街头巷尾的马面,春暖花开时节公园、郊野里各种形制的汉服,都在诉说着青年们以服饰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近期面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发起相关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222份,结果显示,98.47%受访者喜欢国风服饰,其中47.30%受访者非常喜欢,37.08%受访者比较喜欢,14.09%受访者一般喜欢。
国风服饰走进生活场景,见证青年文化自信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47%受访者经常穿国风服饰,19.08%受访者有时穿,36.63%受访者较少穿,36.81%受访者没穿过。国风服饰已经被受访者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如日常生活(15.46%)、旅行(26.99%)、传统节日(20.51%)、聚会(4.20%)、重要仪式(8.19%)、主题活动(22.93%)等。
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图灵班的李君豪和国风服饰结缘,是受到古装剧的影响。那时他还在读高中,身边几乎没人穿汉服,他把对传统服饰的热爱默默藏在心里。高三时,他第一次在街头看到别人穿汉服,“当时觉得她们很有魄力、很酷”。于是他也开始悄悄攒钱买汉服,在课余活动时偷偷穿出去。不过现在,李君豪可以大大方方地穿着汉服,约上朋友出门逛街、吃饭。去年过年时,他还穿着飞鱼服和斗篷回家,挨家挨户给亲戚朋友拜年。“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惊奇,我就很大方地给每个人介绍服装的特点和历史。”李君豪说。
阳光学院的池佳雯也会把国风服饰当作常服,“衬衫搭马面裙”是她逛街、上课都会选择的穿搭。她也很愿意穿着汉服到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让汉服与自然撞个满怀。“在无人打扰的树林之间,约上朋友一起散步、拍照,能让我享受到自然和舒适的感觉。”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喜欢国风服饰的原因中,包含国风服饰很时尚、是一种潮流(27.42%),穿国风服饰可以彰显个性(28.23%)。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邢海燕在《“国潮”与“真我”: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一文中指出:“在过去大众民族自信心不强的时候,有人曾经认为国货是土气和低端的代表……通过网络话语扫描,我们发现和上一代人相比,Z 世代的人群有着更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他们更容易接受国产品牌,更多中式元素设计的产品在他们眼里成为了时髦的潮品。”
探寻服饰包裹下的文化基因,年轻人是认真的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55.63%受访者认为青年乐于探索传统文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从接触汉服,到逐渐学习、领会、传播其背后的文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思林沿着服饰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根脉。她的社交媒体账号“是小林哇”最初只是更新自己的汉服照,但慢慢地,她观察到不少人将“古装”“仙服”视为汉服,并搭配以现代网感妆容,并不能准确展示出汉服和妆发之美。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传统服饰文化。
为了让拍摄内容尽量严谨,张思林和同伴会参考壁画、文物和相关文献书籍等资料,尽可能复原传统服饰、妆容、造型和配饰。她还尝试购买布料,自己找裁缝定制一些市面上难以买到的形制正确的汉服。因为能买到的很多成衣衣长过短或形制不严谨,她最近定制了一件明朝孔雀补圆领女袍,这组圆领袍形象照也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
如果说服饰是一个人的外在,那么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就如一个人的内涵,在一些受访者看来,国风服饰是一种内外兼美的存在。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国风服饰有很高的审美价值(74.57%)、服饰背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独具魅力(71.74%)等,是国风服饰火热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张咏翊来说,她自身的经历就是这场服饰“国潮”趋势的缩影——从对传统服饰文化不甚了解,到在实践中逐渐学习,最后能设计出自己的“国潮”作品。读大三时,她参加了蔻驰主办的包袋设计比赛。比赛主题为“China Cool”,在思索如何将“国潮”与品牌相融合的过程中,她和队友想到了中国结这一元素。“我们没有急于设计产品,而是先去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和故事,粗糙的了解和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负责任”。他们到线下参观服饰博物馆和展会、查看论文和典故,了解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我们以‘五福观’——‘福禄寿喜财’为切入口,寻找对应的‘结’的款式。比如我们用到设计中的十全结寓意是十全十美,戟结代表着前程似锦、步步高升”。张咏翊团队的作品获得了比赛的最佳创意奖,并到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参展。“在展会上,听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对我们作品的称赞,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能够感染到很多人。”
青年助力,让国风服饰携文化成潮流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除了穿国风服饰,一些受访者还曾参与国风服饰相关的社团或活动(34.65%),组织、管理国风服饰相关的社团或活动(16.56%),设计或制作有国风元素的服饰或配饰(17.46%),通过讲座、课程、网络信息等学习相关知识(34.43%),在社交网络发布穿国风服饰的照片、视频(31.86%),等等。
中国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轻人不仅爱上传统文化,如今还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带入更多人的视野。王梅就把网络当作了传播服饰文化的载体之一。
从最初自己抱着汉服当“活招牌”,到在商场、公园或景区支起摊位、挂上招牌,王梅的免费试穿汉服“小摊位”逐渐有模有样。每次“出摊”,不仅有许多人排着长队等待换装、做造型,还有大量的围观群众。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记录给外国人变装的经过后,她已经拥有了十多万粉丝。“最开始只有我自己的衣服,给成年女性试穿,但因为很多小朋友感兴趣,我又买了小号的汉服。后来带孩子来的爸爸们也想体验,于是又增加了男士服饰。”“出摊”时她最多一次给13位外国友人试穿衣服、做造型,人都快累瘫了,最后只好和还想体验的人们连连抱歉,请他们以后再来。
王梅希望汉服成为她和外国朋友交流文化的载体。每次给外国朋友试穿汉服时,她都会介绍他们选中的服装是哪个朝代的形制,上面的石榴、大象、花朵等图案有怎样的寓意,并教他们对应朝代的简单礼仪。她还制作了一份中法双语版宣传页,介绍每个朝代的传统服饰有哪些不同。
前不久,趁着“爆改”的热潮,阳光学院的池佳雯给自己的两位老师完成了一次“汉服爆改”。她结合老师们不同的风格,选择诃子裙、宋制汉服、南北朝汉服等进行搭配。“这也是一次向不同人群介绍汉服的经历。”老师穿着汉服的照片发布后,评论区不仅有诸多赞美,也有人讨论起历代服饰的特点。“夏商周时期的服饰简约庄重,以深色短衫为主,唐代以齐胸款式搭配大袖衫,纹饰设计也偏向文化多元和融合,这和当时的文化社会风潮紧密相关。”池佳雯介绍。
成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贤汉服社的社长后,李君豪也成了汉服活动的组织者和汉服文化的传播者。“我们降低汉服社的入社门槛,只要对汉服感兴趣都可以参加活动。”李君豪发现,参加过几次活动后,很多新朋友都会在群里请教买汉服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慢慢从“汉服小白”成为“汉服资深爱好者”。滑板也是李君豪的爱好之一,他思考能不能把两种爱好结合,玩出一种又潮又酷的新花样——“穿着汉服玩滑板”。他买了一套圆领袍,“穿上它玩滑板完全没问题,视觉效果和自身体验感直接拉满。”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53.47%受访者认为,青年的传播使传统服饰更潮流。郑海燕则指出,Z 世代有着更加鲜明的自我认知和个体化的特征,他们喜欢追逐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愿望,同时也有着理性开放的思维和消费态度,“Z 世代的这批年轻人出生在中国国力不断提升的年代,国潮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识别性,受到了他们的认可与追捧,从而成为了先锋青年的流行时尚”。
去年8月至12月,张思林赴阿联酋留学,将汉服穿到阿布扎比、迪拜等城市,收到了很多诸如“Amazing”“Wonderful”的称赞。游客会对她穿着的汉服的色彩搭配作出好评。一些游客还表达了汉服及其独特发型、妆容的向往,她也积极为游客们介绍。在学校里,她也穿汉服演奏古筝,参加学生文化节、汉语宣讲等活动。在阿联酋的4个月里,在张思林的影响下想尝试穿中国传统服饰的外国同学越来越多。
大二下学期,张咏翊还曾在亚洲设计联盟实习,将老挝传统的布艺和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结合起来,独立完成了37套服装设计作品。“着装是一种语言,它可以用一种无声的方式感染到很多人,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张咏翊有一种使命感,“如果现在的青年不去传承的话,我们优秀的手艺和服饰文化就会逐渐消失,所以我感觉有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在身上。而我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服饰的结合来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风服饰”。
将AI应用到国风服饰的设计和传播,是学习人工智能方向的李君豪心中的小目标。“虽然我刚刚入门,很多想法仍然停留在创意阶段,但当我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我希望早日将他们变成现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王军利 实习生 孔令文 王诗瑶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