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9:00:07 来源: sp20241109
用户普及率超过50%,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
平均海拔5373米,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东南部的普玛江塘乡,借助5G网络,村民们打开手机就能流畅收看体育赛事。
跨越近3000公里,通过5G远程机器人,远在北京的外科专家能操作位于海南的手术室内的机械臂,在几乎无延时的情况下,顺利为患者完成一场复杂手术。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站总数超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5G应用已深入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5G技术有哪些新进展,又将如何赋能经济增长?记者进行了采访。
网络底座日益夯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穿行在玉龙雪山、哈巴雪山隧道群,透过车窗,隧道壁上两细一粗的黑色线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粗的线缆叫漏泄同轴电缆,隧道网络施工时,将它沿隧道壁敷设在车窗高度,可以均匀地向列车收发公网信号。”中国铁塔云南省分公司项目经理赵协松说。
全长139.7公里的滇藏铁路丽香段,桥梁隧道占比超70%,中国铁塔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投资、同步规划,铁路沿线共新建基站82座、隧道分布系统92.5千米、大型车站室内分布系统2个。赵协松告诉记者,5G/4G信号随着铁路通车同步实现全线覆盖,即便在20座隧道组成的隧道群里,最高下载速率也能达到300Mb/s。
海南三沙永兴岛,最远106公里的远海海域上,“移动信号满格”已不再是新鲜事。
“当前在已建成的基站中,90%以上可以实现共建共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2302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相继完成7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截至目前,全国51.2万个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脱贫村通宽带比例、“三区三州”原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均达100%,已通光纤行政村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s,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坚实,5G关键技术也在不断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近年来,中国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7.5%,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推出全球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同时,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网络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将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深化交流合作。
创新产品竞相涌现,快步融入日常生活
以建促用,用是关键。近年来,随着5G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5G应用也快步走进寻常百姓的工作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
阳春三月,在云南丽江开往香格里拉的列车上,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并分享窗外的雪山美景。“真没想到,穿越几十公里的隧道群,列车上的5G信号依然满格,刷视频、开电话会议,都不耽误。”许女士说。
“一键就能和儿子视频聊天,每天还按时提醒我吃药,感觉像有了个‘生活管家’。”家住上海的赵大爷是上海联通“暖心家园”智慧养老产品方案的首位预约用户,家里的门磁设备、燃气警报器等已全部联网。
基于5G网络,“暖心家园”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智慧养老场景有机结合:可提供看护、报警、便捷呼叫等居家养老服务,还上线了一站式陪诊、一键叫车等功能,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也让家人更安心。
随着5G技术研发和融合应用走向深入,越来越多充满想象、饱含温度的产品相继落地。
创新业务不断涌现。随着5.5G即将投入商用,数据下载的最高速率将提升到万兆,可以支撑扩展现实、裸眼3D等创新业务需要的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能性;数据上传的最高速率提升到千兆,能支持海量数据全面上云端、直播全民化。
普惠服务纵深推进。目前全国中小学联网率达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脱贫县,2577个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升级,借助广覆盖的5G网络,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更大范围、更广人群拓展。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中国“5G+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承载着车身的智能滑板驶入工位后,左右两侧的两台7轴机器人便忙碌起来——
抓取自动导引车上的一体式散热模块、扫描车身引擎盖下的装配单、为左右两端4个螺栓安装孔分别拍照、模块精准对位并拧紧螺栓……原先需要通过吊具、扭力扳手,由多人操作的工序,如今仅需53秒便可自动完成,关键参数还能同步上传智能生产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我们不仅实现了98.5%的产品一次合格率、最高160%的产能利用率,而且能为用户提供包含智驾、轮辋、外观、内饰等20多个维度、10万多种个性化配置组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告诉记者,去年底,智能生态工厂在全球众多新能源汽车工厂中脱颖而出,入选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灯塔工厂”。
不只是在工厂制造环节,在车路协同领域,“5G+工业互联网”也渐行渐近。
无顿挫感绕障、超车、躲避大车,灵活上下匝道,高效借道通行……前不久,上海嘉定区叶城路附近的城区道路上,国内首个采取“5G+纯视觉感知算法”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极越01,正在邀请客户试驾。“今年,融入占用网络的点到点领航辅助(PPA)系统,将覆盖超过200个城市的城区道路。”极越数字产品负责人潘云鹏说。
在工厂车间,以5G和边缘计算技术为依托,多地生产数据能实现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仓库,基于5G网络支持,操作员只需借助监控屏幕和操作手柄,就能完成远程精准吊装,彻底告别“爬上爬下、冬冷夏热”的作业环境……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加速从生产场景向全产业链延伸,有力助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背后,是数字技术的持续拓展。当前5G行业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其中,医疗领域的5G应用已从远程诊断向远程精准治疗延伸;电力领域的5G应用从输送环节的无人巡检覆盖到“发、输、变、配、用”环节。
“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提升,还促进了裸眼3D、云手机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底,我国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根据研究机构测算,预计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加速业态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产学研用各方,加强跨部门协作,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政 刘温馨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