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夯实(大江大河·关注长江高水平保护②)

发布时间:2024-11-15 05:38:48 来源: sp20241115

  控制性水库群蓄水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夯实(大江大河·关注长江高水平保护②)

  核心阅读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在国家水网总体建设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通过不断健全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长江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夯实。

  万里长江奔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水资源保障。数据显示,长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959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36%,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

  10月20日13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175米,标志着2023年三峡水库满蓄目标顺利实现。“175米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实现各项功能的重要标志线。在这一高程下,三峡水库库容达393亿立方米,水电资源可实现最大限度利用,长江航道将成为更顺畅高效的‘黄金水道’。”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张云昌介绍。

  截至10月20日,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蓄水量达1069亿立方米,这是自2012年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以来蓄水量首次超过1000亿立方米。近年来,水利部门不断健全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不断夯实水资源保障能力。

  长江每年供水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水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长江每年供水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效开展水资源配置,离不开控制性水库群的关键作用。水库群相互配合,在蓄丰补枯、拦洪削峰上形成集聚效益。”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规划一处副处长汪鹏介绍,2012年首次开展联合调度时仅有三峡及上游水库共10座,今年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库有53座,总调节库容达到1169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整体效益明显提升,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峡水库每年汛末启动蓄水,为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用水提供保障。近年来,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下泄流量提高到每秒6000立方米以上,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张云昌说。

  以长江流域水系为脉络,一座座引调水工程的建设,促进着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

  汩汩汉江水,穿越秦岭,润泽关中。桥墩次第拔起,盾构机穿行地下,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工程加快推进。据介绍,工程建成后,年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

  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江济淮、引江补汉等工程加快推进。“引调水工程的取水点分布在流域上中下游,一条条‘水动脉’穿行,连通黄河、淮河、海河流域,长江逐渐形成为全国大范围输水态势,长江流域在国家水网总体建设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汪鹏说。

  125座(处)水工程纳入联合调度,强化流域统一联合调度

  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总数由111座(处)增至今年的125座(处)。长江水利委员会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规范调度行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为何要开展水工程联合调度?“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庞大,流域内有5万多座水库、堤防长度约3.4万公里、国家蓄滞洪区46处,此外还有大量水闸、泵站以及重要的引调水工程。”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调度处副处长张虎介绍。

  “就拿水库来说,流域内的九大水库群分布在16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涉及的金沙江、雅砻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等水系复杂且相互连通,必须科学制定方案,才能相互配合,充分释放效益。”张虎说。从调度目标的多样性看,不少水工程同时承载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多重任务,同时,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对水工程调度需求不同,只有统筹协调、平衡利益,才不会顾此失彼。

  开展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找寻多重目标的最优解,能够充分发挥流域水工程体系的整体作用,不断提升流域整体水安全保障能力。201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逐年编制年度联合调度运用计划,在联合调度的规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联合调度对象更多元。联合调度范围从单一水库转变为包含水库、排涝泵站、蓄滞洪区、水闸、引调水工程等多类型的水工程体系。

  联合调度目标更丰富。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确保流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水利部门统筹考虑供水保障、发电运行、航道水深、生态流量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探索联合调度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目前联合调度时间从汛期调度转变为汛前消落、汛期防洪、汛后蓄水、全年供水及特殊时段应急处置的全年全过程。

  系统发力,不断完善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

  节约集约用好长江流域水资源,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以国家水网建设为契机,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努力建设安澜长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说。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近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调度管理实施细则》印发实施,明确提出水资源调度控制要素主要包括用水总量和用水过程,以及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水位)、最小下泄流量(最低控制水位)和下泄水量等。目前,长江流域重要跨省份江河水量分配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力促进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树立“一盘棋”思维,加快补上水工程体系短板。“流域水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等挑战。”张虎介绍。水利部门瞄准薄弱环节,加快补网联网。近期,华阳河蓄滞洪区、康山蓄滞洪区等陆续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长江安庆河段治理工程等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保障下游河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王建华建议,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长江水域岸线管理,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工程,实施长江上游高原湿地、中游低山丘陵湿地、下游冲积平原湿地保护修复,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持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