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为促进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14 23:27:57 来源: sp20241114

  近年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吸引越来越多各领域外国专家来华,将自己的学术研究、职业规划同中国的创新发展相结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本报记者专访了三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科研领域的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倾听他们对中国创新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看法和期许。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非中农业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记者见到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时,他正在为第二天启程前往中国做准备,宽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叠厚厚的资料。达科拉介绍,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推进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该联盟由非洲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发起,“联盟成立后,将更有力地促进非中合作、应对粮食安全挑战。”

  达科拉是非洲科学院院长、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南非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作为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在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帮助当地作物种植收益提高了90%左右。迄今,这位享誉业界的科学家共发表750余篇论文,并于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2000年起,达科拉多次往返于南非和中国之间。20多年来,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和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让他深感震撼。“中国通过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全球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达科拉向记者讲述了参观河北石家庄市附近一个村庄时的见闻,“村子里建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路,增加了村民收入。那里和中国许多地方一样,建立起了农作物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有效帮助农民摆脱了贫困。”

  非洲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全球约60%的潜在可开垦耕地,但不少国家粮食生产能力不足,严重依赖进口。“非中友谊历史悠久,这两片广袤土地有许多共通之处。中国也曾经历过粮食短缺,更能够理解粮食安全问题给非洲带来的挑战,可以帮助非洲国家找到应对之策。”达科拉说。

  2016年起,达科拉应中国作物育种专家贾银锁邀请,加入河北理查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帮助“河北非洲谷子研发中心”和“河北非洲药用植物开发和利用中心”等研究机构落地非洲,还推动开展中南两国药用植物的联合试验和产品研发,密切了中非农业科研合作、协作攻关、学者互访、联合培养等多方面合作,获颁202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在达科拉的努力下,目前有来自非洲国家的约40名研究生在中国学习农业技术,还有两名中国学生赴南非攻读硕士。“我很高兴看到,非中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非洲青年将中国作为出国留学的首选目的地。”达科拉说,十分期待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落地,“非中农业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期待非中继续携手,为维护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阿尔伯托·科内霍·纳瓦——

  “把中国的最新发展成就讲给更多人听”

  “很多时候,科技工作者选择在一个地方做研究,是因为在那里更容易取得科研成果、实现自身价值,从而造福社会、推动人类发展。”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阿尔伯托·科内霍·纳瓦表示,中国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等,正是吸引他扎根中国的主要原因。

  科内霍来自墨西哥,是著名冶金工程专家,在冶金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30余年。2018年起,他开始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2021年10月,科内霍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墨西哥专家。“我很荣幸能得到这样的认可,也看到不少外国专家学者在中国发展,我很荣幸能和他们一道,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科内霍说。

  科内霍介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钢铁产业,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为本国乃至全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还体现在对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相关学科的理论探究等方面。“在同一些西方学者交流时,我常会问他们所引用的是不是中国最新的数据。如果引用数据是三五年前的,那研究结论很可能已经偏离实际。因为中国一些科研领域的进步速度是以天计算的。”

  钢铁产业是全球碳排放最多的产业之一,如何减少碳排放是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科内霍高度赞赏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双碳”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贡献。“提升冶金效率和减少冶金过程中的碳排放,是我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我所攻关的冶炼技术与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单位能耗和单位排放比传统技术更低。”科内霍说,他和团队将继续努力,让这一技术更加贴合中国钢铁产业实际。

  在科内霍看来,中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以及引导企业等加大研发投入,是中国取得众多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这些政策支持让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在其他领域不断扩容。同时,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几年中,科内霍结识了一批和他一样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他们时常举行学术沙龙等活动,在探讨前沿学术问题的同时,也分享如何在科技领域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对许多工作在中国的外国专家来说,中国为他们实现梦想创造了条件。我和他们一样,希望能把中国的最新发展成就讲给更多人听。”科内霍说。

  马晓丽——

  “我特别喜欢中国的科研氛围”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复杂多变,是开展地质、活动构造和气候研究的好地方。”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玛丽—露西·切瓦里尔(中文名马晓丽)刚结束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考察,正在办公室整理考察成果。

  马晓丽是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专家,拥有法国和比利时双重国籍,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地震危险性和古气候等方面研究。2002年,马晓丽第一次来中国,前往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此后就将青藏高原活动构造确定为主要科研方向。2010年,马晓丽成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汲清青年人才计划”特聘外籍专家。在中国工作的10多年里,她走过中国许多山川河谷,探索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学和地震危险性,陆续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为中国地震灾害评价体系建设和促进中外科研合作交流等作出积极贡献,于2021年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

  “我特别喜欢中国的科研氛围,中国对科研和人才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已跻身一流科研国家行列。” 马晓丽表示,中国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以及中国政府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国科学家来中国工作。10多年前刚到中国工作时,她的团队只有7名成员,现在已发展到20多人。在地质领域,中国不仅拥有位居前列的科研论文数量,还通过共同研究等项目,帮助中外科研工作者获取宝贵的研究数据。“我们这次的野外考察队伍中就有法国科学家,大家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科研平台。”

  近几年,马晓丽的研究主要聚焦青藏高原东部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每年至少到沿线实地考察一次。几年前,通过分析断裂带的地表精细结构和滑动速率的变化,马晓丽和同事不仅在康定附近发现了一条新的断裂带,而且还评估了未来地震危险性。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穿越康定附近几条分支断裂带的重大工程建设,以及附近地区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参考。2021年12月,马晓丽还与中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等国的研究人员共同组织发表专刊《基于高分辨率时空数据的第四纪构造活动解析》,为深入认识和理解活动构造、地壳变形及地震活动性等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在马晓丽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从中国各地收集到的岩石和化石标本。她随手拿起一块从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带回的岩石标本说,断裂带如同记录着地壳变化的笔记,其变形机制和运动速率对评估地区潜在地震风险极具价值。这些标本记录着山脉逐渐隆升、江河流域逐渐扩大的过程,也见证着她在中国的研究足迹。“中国拥有优秀的地质研究条件,我很高兴能继续在这里进行活动断裂带研究。”马晓丽说。

  记者:闫韫明 王骁波 崔琦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