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1:12:41 来源: sp20241105
一部《年少日记》叫好叫座,让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的卓亦谦。
细看他的成长背景,光是拎出些关键词就已足够特殊:从小成绩不理想,中学会考(现被香港中学文凭试取代,相当于内地“高考”)只有8分,自认是“永恒的失败者”,后被电影拯救,不想再遭逢打击——大学好友轻生离世,只留下一封信给他。
好友在信末写道:“阿卓,你帮我保存10年吧。10年之后,你可以把事情说出来。”
于是便有了这部《年少日记》。
导演卓亦谦日前接受 中新网 记者专访。受访者 供图
01
取材于生活的悲剧
《年少日记》的故事始于一封未署名的遗书,驱使中学老师郑Sir踏上挽回自杀学生的行动,由此勾连出他曾经的童年日记,往昔的窒息、晦暗的童年创伤复上心头,令他再省走至今日的种种。
该片触及的社会议题众多,东方家庭里习以为常的父权主义、香港社会崇尚的精英教育等。
卓亦谦的记忆,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躲在了影像之中。年幼的有杰面对严父的压力、“蛋糕”弱听的状态,某程度就是他的儿时映照,还有始终徘徊于传统精英主义框架外的无措、好友轻生猝逝的悲恸,串起故事,叠起重量。
这部自编自导的初试啼声之作,在首映后一路高歌猛进,令卓亦谦成为本年度各大电影节“最大黑马”,更一举夺得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该片在香港及台湾累积出色的口碑及票房后,于4月19日进军内地市场。
获得如此的掌声与认可,实属他意料之外,“《年少日记》题材很严肃,我以为会吓走很多观众。”甚至在埋头剪辑的近两年内,他无数次心灰意冷地认定没拍好,几乎快被这种焦虑吃掉了。
同样的状态,贯穿剧本创作和拍摄过程。虽然传闻导演在片场几乎每场戏都哭,但在整个悲剧性强的故事结构下,电影语言却是节制的。“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被当下的情感蒙蔽,冷静下来想清楚,看每一场戏在整部电影中的位置,有没有太重或是太轻。”在卓亦谦那微一沉吟的眼神中,流露出非常理性的艺术思考。
他常向自己发问,究竟我想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最终卓亦谦选择了长久困住他的课题——怎么接住站在人生悬崖边的人们。
日前,卓亦谦凭借电影《年少日记》获得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图为卓亦谦发表获奖感言。 中新网 记者 侯宇 摄
02
永远“失败”的小孩
在这场采访开始前,记者先见到了沙发上端坐着的粉色河马。卓亦谦来后,顺势将它抱在怀里,“它出生于1984年,是我父亲求婚时送给母亲的礼物,后来他们给了我。”
这只粉色河马陪伴他度过漫长的童年,也听他倾诉了无数心事和遐想。
有时,他躺在床上,恍惚间,那张单人床摇身一变太空船,载着他轻盈腾空,悬于静谧的星河之间,他在梦里又与动漫里的恐龙战队重逢,守护世界。
这些想象故事,有没有尝试把他们写出来?卓亦谦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我小时候成绩不好,会考只有8分,所以总有种负罪感,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几乎在每次采访中,他都会用“失败的小孩”形容自己,曾一度被负面情绪牵动。
他承认这些压力固然受外界价值观影响,但的确有一部分属于自我施压。
《年少日记》剧照。电影发行商MM2香港 供图
03
大师指导 薪火相传
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奖的卓亦谦捧着“金像女神”,感谢一众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更感恩首次拍戏便遇上尔冬升这位监制,“能够与他合作是刻骨铭心的幸福。”台下的尔冬升则催促他快点讲完,场面搞笑。
卓亦谦回忆,结识尔冬升时,自己还不足30岁。当时他因导演庄文强之故加入金像奖颁奖典礼的设计工作,而尔冬升则刚上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席。
尔冬升看着严肃,令卓亦谦一度认定他是“老海鲜”,“就是那种看不起新人、欺负新人的老前辈。”结果相处后发现恰恰相反,“他没有什么阶级观念,很喜欢跟年轻人聊天,跟他相处很舒服。”这令卓亦谦受益匪浅,“他让我学习到,在这个行业做什么都没什么了不起,做导演也是。在现场我是导演,一下班我就是阿卓。”
而对于电影细节的执着,则得益于早年师从香港电影“新浪潮”领军人物谭家明导演获得的严格训练。每节课,谭家明都会带着他们拉片,逐帧分析电影片段。“他曾跟我们说,如果你对细节没有追求,那你根本没资格做导演。”卓亦谦觉得,比起拍摄技巧,从谭家明身上学到的更多是一种对待电影的态度。
近年来,在香港电影发展局推出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薪火相传计划”等助力下,如卓亦谦这代香港电影“后浪”层出不穷,他们以精心构造的故事迷局和兼具美学的画面,带出对各类社会议题的诘问,在一层层情绪波涛之中流露出对弱势社群的关怀。
但很快,人们发觉,这种由特区政府资助、前后辈结对指导模式带来的弊端不可忽视——题材局限,难以适应市场,于是不少新导演一鸣惊人之后,长久地沉寂下去。
《年少日记》剧照。电影发行商MM2香港 供图
卓亦谦理解同辈的困境,“尽管我总觉得拍摄成本不是一个借口,但它确实会影响到很多创作的东西。比如只有500万港元的成本,很难拍到一个太空人的故事。所以我完全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新导演)会偏向创作社会题材或个人化的故事,起码你敢写。”他也理解电影公司和市场,无法轻易将一部动辄成本上亿的大制作,交由新人掌舵。
双重理解下,卓亦谦也意识到,眼下的僵局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打破。
但谁知道呢,有时机遇就在这小成本的起步里,“这种规模的戏也可以看出导演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在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控制电影美学,如何和演员沟通,故事的底蕴和价值观是什么。”他始终相信,一个人拍的电影就代表了他。
记者 韩星童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