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方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发布时间:2024-12-30 03:41:57 来源: sp20241230

  不顾各方反对,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29日发布消息,决定从3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其中,对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0%、18.8%、35.3%的关税,对其他除特斯拉以外的“合作”车企征收20.7%的关税,对所有“不配合”的车企征收35.3%的关税。对于这一结果,中方明确表示不认同、不接受,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

  为什么中方“不认同、不接受”?是因为欧方各种做法“不合理、不合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搞贸易保护主义。这一行为不仅会损害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将让欧洲消费者掏更多的钱,毒化欧盟投资环境,拖累自身绿色转型进程,属于典型的损人害己之举。

  在与欧方的磋商中,中国机电商会是中方唯一行业谈判代表,该机构副会长石永红全程参与了谈判。欧盟终裁结果出来后,他在接受《国际锐评》专访时谈到,欧方的调查是在没有业界申请的情况下发起的,缺乏证据的充分性和调查的正当性,就是个“政治宣布”;在谈判过程中,欧盟技术层面的官员觉得有些问题可以接受,但很快就反悔了,因为他们受到很多政治压力,拿不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不止如此。从以目标导向选取抽样企业,到人为捏造和夸大所谓“补贴”项目,再到胁迫施压中国企业提供商业敏感信息,欧盟种种做法违背世贸组织开放、公平、非歧视原则,站到了它一贯宣扬的自由市场规则对立面。这背后,既有欧盟经济政策趋向保守和“政治化”的因素,也有美国拉拢遏华小圈子的影响。但这么做只会造成“多输”,也让欧盟自身付出多重代价。

  从经济层面看,首先损害的是汽车行业产供链稳定,损害欧洲车企和消费者利益。美国智库荣鼎咨询指出,全球汽车供应链已经为适应新技术而进行调整,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将让欧洲错失重大机遇,并且可能阻碍其技术发展。正因此,法国雷诺汽车公司CEO梅奥说,“如果不能与中国企业进行良好合作,欧洲汽车电动化的进程将更加困难”。宝马集团在声明中表示,欧盟的做法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会损害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的企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表声明直言,欧盟这一做法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而价格更高、市场选择被剥夺,则成为欧洲消费者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同时,中欧的投资合作也会受到影响,欧洲的营商环境令人担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欧盟一个主要目的是逼迫更多中国车企赴欧投资建厂。然而,只有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真正吸引投资。正如石永红副会长所说,假如欧盟利用类似工具动不动就发起审查,将给赴欧投资的公司带来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一边打压、一边想拉投资,欧盟“既要又要”的想法难以得逞,还会令更多企业望而却步。

  此外,欧盟的做法还会损害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目前,欧盟设定了27个成员国到2030年实现碳减排55%、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然而由于创新不足、成本高昂等,欧盟绿色转型进程受阻。业界认为,中国拥有绿色发展相关创新技术,如果欧盟在电动车领域跟中国“脱钩”,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巴基斯坦专家凯瑟·纳瓦布表示,欧盟迫切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合作至关重要,“欧盟可以从兼顾环境效益和技术发展的务实合作中受益”。

  从更深层看,欧盟这一做法将加剧内部的分裂,承受政治代价。当下,欧洲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安全等问题交织,加上右翼势力崛起,社会撕裂加重。围绕对华电动车加税,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表示,这一做法会损害欧盟自身的竞争力。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指出,“应避免进入一个关税升级、贸易争端加剧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国际锐评》说,经贸本来是欧盟内部最易形成共识的领域,如今却出现重大分歧,这加剧了欧洲的分裂,也会影响欧盟未来的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过去的成功得益于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来也要依靠这一点取得更多成就。事实上,就汽车行业来说,中欧双方可以合作的地方很多,比如充分发挥互补性,共享大市场、进行产能合作,以及进行动力电池和整车技术的合作等。

  人们注意到,欧方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希望欧方相向而行,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再听一听内部理性声音和企业的真实诉求:“我们不需要关税,我们需要公平的交易规则”。(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