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3:42:48 来源: sp20241229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踏春赏花自古就受到人们喜爱,至今仍能通过历代诗文遥想古人赏花盛况。
历经千年,人们赏花不仅热情未减,而且走得更远、形式更多样、体验更丰富。在南京玄武湖赏梅研学,在四川乐山乘坐小火车穿行在油菜花海,去西藏林芝赏桃花之余来一次冰川徒步……赏花活动被注入新的内涵,催生“赏花经济”。
“赏花热”掀起春日旅游高潮的同时,也有人觉得大同小异、连特产手办都似曾相识。各地的桃花节、杏花节、梨花节等大多“闻香不过一时”,花期一过即进入淡季,难以延续热度。
一些地方的做法带来启发。江西婺源篁岭鲜花小镇通过花种搭配,从2月底油菜花开放到8月夏菊花上市,赏花期长达半年。通过攻破低温繁育、反季节移植等课题,河南南阳的月季花从2月吐芽,4月初绽,持续到来年1月仍有不少品种争艳。丰富品类因地制宜延长赏花时限,也就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避免“闻香不过一时”,还得防止游客“看一眼就走”。赏花节若仅停留在观光、采摘等浅层次开发,加之交通、食宿等配套尚未健全,很容易让游客感叹不过尔尔。“赏花+”或为解题之道。这两年各地鲜花搭台、文旅唱戏,推出“赏花+市集”“赏花+体育”“赏花+夜游”等融合业态,举办摄影节、登山节、美食节及骑行、露营、旅拍等主题活动,为赏花经济增添了更多新场景。
游客期待“走马观花”式赏花游向融入自然、赏玩结合的“沉浸式”深度游转变。各地可进一步立足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延长赏花经济链条、拓展赏花经济空间,用丰富业态满足日益多元的需求。
看姹紫嫣红开遍,有多少能入脑入心?每逢春日,北京故宫绛雪轩、颐和园、恭王府等处前来一睹西府海棠倩影的游人如织。北京的西府海棠有何独特魅力?金元明清时期,西府海棠走进北京皇家园林与王府花园,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选择西府海棠作为反映人物命运、寄托情思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海棠文化意涵的不断发掘,绿肥红瘦与典雅园林相映成趣,成为北京春天的“顶流”。各地不妨以此为借鉴,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赏花经济”与“国潮”衔接集成,“文化赏花”可谓新玩法。如今,不少游客选择身着汉服赏花,成为一道春日新景。服装租赁商家上新马面裙、簪花等爆款服饰,国潮穿搭与中式建筑相得益彰,约拍、旅拍等消费形式随之走俏。今春,苏州虎丘、长沙铜官窑等景区推出“花朝节”活动,北京园博园推出“国潮嘉年华”,油纸伞、髹漆扇、汉服体验,传统市集及诗词文化活动,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体验中国古代的人文美学。
东风正暖,期待满园芬芳、常开常新。
(责编:杨曦、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