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9:37:21 来源: sp20250104
在袁家岭文化区看剧,到白果园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漫步,去浏阳河畔欣赏一场画展……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随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近年来,芙蓉区挖掘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增加城市人文魅力,通过涵养一城文韵,让艺术添彩人们的美好生活,也让城市拥有了持续生长的蓬勃活力。
串珠成链,戏剧街里好戏连台
在芙蓉区,一条长300多米的小巷,串起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花鼓戏剧院3家省级院团。这3家院团均有70余年历史,近年来创作出《桃花烟雨》《忠诚之路》等一批优质剧目。
2021年4月起,芙蓉区正式启动袁家岭文化区建设,将院团前的小巷打造成戏剧街的设想随之产生。长沙戏剧街建设于去年4月立项,今年11月竣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采用“微改造”的形式。小巷铺上了平坦的沥青路,剧团围墙上展示着一部部经典戏曲的剧照,徜徉街巷,一步一景,处处入“戏”。不止于此,戏剧元素还延伸到城市主干道的人行道上,地砖、石墩嵌入脸谱等戏曲元素,引人注目。
“走进戏剧街,就想要看戏曲表演。”来参观的曙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心妍说,这次不仅观看了表演,还上台跟着戏曲老师学了一段动作,“提脚、跨步、转身、舞袖、回头等细节,能够表达角色的情绪,很有意思。”
随着袁家岭文化区建设,长沙戏剧街成了新的文化地标,深藏在巷子里的剧团被更多人熟知。串珠成链,戏剧街产生集聚效应,传统戏剧文化元素融入市民生活。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和观众产生更紧密的连接。”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一级演员葛倩倩说,结合戏剧街建设,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整合原有空间,打造了戏曲非遗体验中心,将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知识普及、亲子互动体验、研学旅游、非遗项目体验及非遗文化展示等活动。
“戏剧街里好戏连台。”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陈争光介绍,目前,剧院着力打造沉浸式演出《新刘海砍樵》,节目创作正在进行。
“打造戏剧街,就是想要吸引更多人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芙蓉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启杰说。
留住记忆,老街巷催生新业态
冬日午后,暖阳高照,在芙蓉区定王台街道白果园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一座座古朴的建筑掩映在古树中。在“手摘星辰——在长沙”的彩色墙绘前拍照留念,50多岁的长沙市民张曼和姐妹们畅享美好时光。
“白果园更新后,不仅年轻游客爱来,我们老街坊也喜欢来凑凑热闹。”张曼在这附近住了几十年,过去不常来,如今却成了常客。
白果园因巷子口的白果树而得名。这里地处繁华商圈,街区里100多米的S形小巷,承载着几个世纪的时光,遍布文物古迹,包括巷口的古排水沟渠等。
岁月流逝,这里的民居逐渐破旧。为了留住历史记忆,2018年7月,芙蓉区政府启动白果园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有机更新改造,修复了10余处历史古迹,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对1937户居民的住房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小巷里的历史建筑都被保留下来。巷子里的一砖一墙一瓦,皆是历史文化的注脚,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
2020年,想要创业的长沙小伙龙胜偶然来到改造后的白果园,“古香古色,很安静,时光在这里仿佛凝固了。”龙胜回忆道,当时他和团队打算开办一家国潮风的烘焙店,选址时相中了这里。
在丰泉古井社区的帮助下,龙胜租好铺面,2021年6月,“唐姑娘不姓唐”烘焙店开业。“我们将唐朝元素及传统点心融合到产品研发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店铺外的“手摘星辰——在长沙”墙绘,融合古长沙建筑元素,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拍照。这两年,龙胜在白果园又陆续开设了系列餐饮店和书店等。
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看中了这里的文化氛围,纷纷前来投资开店。此后,丰泉古井社区陆续引进了100多家新企业,将位置较好的房屋出租给创业者。
历史风味润街巷,文化底蕴满院落。如今,白果园业态更新,主要以咖啡店与餐饮、零售、特色民俗和服饰四大类为主,老街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长沙城的文脉,藏在老街老巷里。每一条老街、每一个老地名,都写满了故事。”芙蓉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易利平说,芙蓉区致力于讲好区域内的老街故事,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人气、聚集目光,让文旅消费、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展馆发力,让艺术飞入百姓家
“魏老师,为什么这幅画里只有一只鸟、一根树枝?”在位于浏阳河畔的湖南省圆点美术馆,前来参观的孩子向画家魏怀亮提问。
在美术馆的邀请下,魏怀亮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课,鼓励孩子们画画时观察生活事物,大胆发挥想象力。一些孩子拿起画笔,当场画下自己的作品。
为了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芙蓉区引进社会力量,在浏阳河畔建立了这座公益美术馆。随着周边区域居住人口逐渐增加,前来美术馆欣赏画展、品读诗书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我们希望美术馆能成为一座桥梁、一根纽带,持续将名家作品带给市民,让艺术融入美好生活,让文化成为美丽风景。”湖南省圆点美术馆创始人张健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向社会传递美的理念,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
在河对岸,坐落着芙蓉区文化馆新馆及芙蓉区图书馆新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两馆成为普及艺术的重要场所。
芙蓉区文化馆新馆设立了多媒体视听教室、舞蹈教室、合唱教室、器乐教室等多个功能室,以及一间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区文化馆开办“蓉艺课堂”免费培训班,寒暑假期间则开办少儿培训班,向青少年免费普及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艺术。
一旁的芙蓉区图书馆新馆,总藏书量约40万册、电子图书资源20万册,开设了儿童借阅室、综合借阅室、专题文献室等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芙蓉区拥有众多文化场馆,一年四季为市民朋友送上文化艺术大餐。展馆发力,让艺术飞入百姓家。”易利平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场馆也在不断创新形式、升级体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文化推动城市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9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