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计算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1-10 22:42:42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长沙9月25日电 (唐小晴 张雪盈 尹柳清 文菲凡)智慧时代,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计算技术、产品与产业面临多元化、巨量化和生态化的新挑战。计算产业迎来由计算到智算、多元算力融合、算力供给基建化新格局。随着计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新突破?计算能力如何与时俱进?大模型应用前景如何?24日至25日在长沙举行的2024世界计算大会上,与会嘉宾对此展开探讨。

2024世界计算大会创新成果展示。 中新网 记者 唐小晴 摄

  人工智能已走向什么新阶段?

  开幕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带来《AI和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他抛出一个问题:“研究ChatGPT引起人工智能方向有哪些改变?”他说,去年6月,人工智能领域的36个专家在杭州一个会上讨论后认为,有五大变化。

  “人工智能过去的发展,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是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我们认为在ChatGPT出来以后,数据、模型、知识是聚焦的新三大因素。”潘云鹤说,智能生成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突破。

  写文案、写论文、画插画、做视频、创作音乐……不知不觉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从长远看,由生成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世界经济、影响未来生活。

  潘云鹤认为,文化艺术产业会因人工智能引发巨变。“一是AIGC将使文艺创作与设计效率的产业形态发生巨变;二是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平台经济,将进化到以技术平台为主,促使全民参与文艺创作的时代到来;三是能够掌握平台工具进行文艺创作与设计的人才更加重要。”

  他还看到,全球文化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加速崛起。“和国外相比,中国文化智能化新势力比较小,但中国有两个很好的机遇:以中国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崛起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突出。”潘云鹤说。

  在湖南音视频装备生态展区,拍摄一张照片,不仅可以换装,还能通过AI技术生成动画。这引来不少参观者体验。万兴科技副总裁朱雯雯表示,伴随AI技术深化应用,音视频产业迎来效率提升和价值增长新机遇,其中AI大模型正在改变内容生产的成本结构。

  “人工智能技术定能引起中国产业高水平升级,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潘云鹤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工作。

2024世界计算大会创新成果展现场。 中新网 记者 唐小晴 摄

  计算能力如何与时俱进?

  当前,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增长的战略性资源,而传统的计算模式和算力资源,在应对数字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渐趋于落后,愈发难以胜任挑战。

  如何在适度超前的思维下,化解算力难题,实现计算能力的与时俱进?已成为算力建设发展的必答题。

  “中国超级计算能力在过去15年有了巨大发展。近几年来智算平台,特别是支持机器学习的计算机中心的发展也在迅猛布局。新的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更强大的算力予以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认为,这需要把超算、智算和云计算资源组合起来。

  “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的GDP增长,经济拉动效应非常显著,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看来,算力发展到现在有很多成就,但也有短板,主要体现在算力本身的不足和不均。

  他建议以网强算、开放解耦、以智升维。“建设更多高性能数据中心,包括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李自学主张通过软硬解耦、训推解耦、模型解耦,推动各类能力组建化和共享赋能,加速技术创新研发应用进程,构建开放技术生态。

  湖南将持续加强算力调度网络建设,完善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算力互联网,与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绿色智能算力中心合作,共同探索算力调度机制建设,实现“西算入湘”。

  王怀民还提到,云计算的发展也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协调更广泛算力的协作模式。“希望像建立电网一样建立中国算力网,像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以方便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

  “是不是能实现像电力一样的供应算力这还需要探讨,因为它太复杂了。”李自学透露,中兴开拓了网络加云边算力的均衡新形态,支撑算力应用的灵活部署。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希望以“立体计算”系统性思维推进算力产业链适度超前发展,加速多元算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立体计算’概念在长沙5A级智算中心已有深度实践,未来有望复制到全国更广阔的区域,持续推动计算产业繁荣。”

2024世界计算大会创新成果展现场。 中新网 记者 唐小晴 摄

  大模型应用前景如何?

  浙江大学数学系一个教授用某软件改造了超声仪,使超声仪变成超声机器人,实现了一边超声扫描,一边读图判断,诊断性大大提高。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在医疗界产生热度。

  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医疗大模型仍面临知识不足、可解释性和准确度受限、连贯性交叉口、模型幻觉等多个技术挑战和局限。

  “有超100多个多模态模型被应用于医学领域。”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人、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说,克服问题需跨学科合作、强化数据管理和保护、研究可解释的AI方法,并不断改进模型的性能和安全性,以确保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目前,各类人工智能大模型处于迅猛发展之中,全球众多高科技企业纷纷投身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与会专家表示,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未来会有一段较长的发展红利期,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但产品和生态尚在发展形成之中。

  人工智能大模型带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也为科学探索、技术研发、艺术创作、企业经营等带来巨大创新机遇。万兴科技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全球市场的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

  这一模型基于15亿用户行为数据及百亿本土化高质量视频数据,为用户提供近百种AI能力,包括AI数字人、AI翻译和视频风格化等,支持多种语言的全球化应用,已在短剧、影视、电商和金融等行业实现商用落地。

  朱雯雯说,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等先进AI技术的应用,音视频产业迎来全新机遇与挑战。“技术革新不仅是提升生产力的手段,也要关注用户日益增长的创作需求。”

  2024世界计算大会上,众多大模型悉数登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大模型确实强悍,但不是万能的,还有提升空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樊文飞呼吁中国企业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架构和降低推理成本,提升大模型技术竞争力和应用价值。(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