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3:29:11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社 海口12月28日电 题:海南自贸港让“营商”变“赢商”
中新社 记者 张茜翼
近日,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投资6.9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一个高端智能加工制造项目正在抓紧收尾,该公司董事长刘文民对此满心期待。然而就在一年半前,他还在为项目所需土地发愁。
刘文民辛苦找地,引起了当地“企业秘书”的关注。海口市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及时将该企业周边40亩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纳入土地收储,上架到“土地超市”。刘文民立刻“下单”,通过公开竞买拿到该宗地的使用权,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土地能在“超市”买,招投标可交给“机器”,惠企政策网上“兑”,企业“准入即准营”……近年来,海南自贸港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跑出“加速度”。
既可以“不见面”——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歇业注销,依托海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和民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60多家省级部门的21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
也常常“面对面”——从座谈交流到现场对接,海南各市县均设有服务专员为企业服务。
今年10月起,海南重点对1418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走访,帮企业纾困解难。高新技术企业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就在这过程中打通了发展“堵点”。
该企业自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以来,策划通过产业基金从国内外寻找优质项目落地,但基金落地不太顺畅。“园区和政府部门配备专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助企业与相关基金对接合作,解决了后顾之忧。”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可说。
今年,该公司已设立海南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三个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丁可称,接下来企业将聚焦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新业态,用好自贸港政策,让更多“海南智造”产品走向国际。
侨资企业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自2021年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后就决定在琼建厂。公司一期三条生产线现已投产运行,年产值达8000万元。当公司决定启动二期建厂扩线项目,却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的落地上受阻。
“公司生产的巧克力原料来自欧洲和加拿大等地,若公司申报的这项政策能落地,产品将更具竞争力。”该公司总经理孟伟伟称,海南多部门协调推进公司申报的加工增值政策落地进度。目前,该公司已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要承接地,重点园区以“店小二”的服务安商。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入园企业指定一对一“联络员”,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医疗康养机构、旅游服务机构以及药械供应链相关企业。园区“医疗+”产业链正集聚成势。
海南自贸港要建成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须有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与之相匹配。与先进地区相比,海南营商环境仍存在短板。
海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英才教授李世杰建议,海南自贸港应建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高标准、高要求的评估与工作机制,同时以“营商”促“赢商”,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让企业在自贸港“扎得下根、稳得住心、赚得到钱”。(完) 【编辑:苏亦瑜】